邯郸成语典故文化初探(一)

作者: 时间:2019-03-12

成语典故是汉语体系中的一种重要语言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语言现象。成语典故是随着人类发展而在语言文字中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高度稳定而有序的结构词组。成语典故的巧妙运用,可以使文学作品形象生动,可以使议论辨析深刻有力,可以说它是语言文学中表情达意的画龙点睛之笔。所以千百年来,成语典故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而历世不衰。众所周知,邯郸有丰富的成语典故文化资源。其中,有关赵文化的成语典故是邯郸成语典故的主体和核心,邯郸成语典故以其高度精练的语言浓缩了赵文化的各方面的历史信息,两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意义说,邯郸成语典故可以看作是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深入地挖掘、研究邯郸成语典故,不仅对赵文化研究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对打造文化品牌、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邯郸成语典故研究的起源和现状

邯郸成语典故的搜集、整理工作,是随着邯郸地方文化特别是赵文化研究的开展而开始的,之后逐步将其搜集范围扩大到邯郸历史的其他各个时期。也就是在赵文化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大量的成语典故是从《史记》、《战国策》、《荀子》、《公孙龙子》等古代典籍及著述中有关先秦赵国历史故事和论著中提炼出来的,如 “胡服骑射 ”、 “完璧归赵 ”、 “围魏救赵 ”、 “毛遂自荐”、 “脱颖而出 ”、 “负荆请罪 ”、 “刎颈之交 ”、 “奉公守法 ”、 “一言九鼎 ”、 “三寸之舌 ”、 “奇货可居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温故而知新 ”等等。赵文化中不仅成语典故多,而且代表了邯郸成语典故文化中的经典部分和亮点,哲理性和现实意义都很强,堪称中华成语典故文化的精华,这些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仍被广泛流传使用。虽然邯郸成语典故研究起源于赵文化研究,然而,邯郸成语典故不仅包括赵文化的成语典故,同时又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成语典故,其本身又是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从这个角度看,邯郸成语典故可以广义地视之为一种文化现象,予以专题研究。

邯郸成语典故文化产生和发展也经历了一个逐步的过程。 20世纪 70年代末以后,有学者开始搜集成语典故,到 20世纪 80年代末逐渐提出了 “成语典故之乡 ”的概念。近年来,邯郸成语典故因其数量多、名气大、现实意义强、使用频率高等特点而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已是邯郸人民的共识。如今,随着成语典故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邯郸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旅游经济的发展,邯郸在对外开放宣传上,明确地在 “邯郸 ”一词之前冠以了 “成语典故之乡 ”的称谓,向世人打出了又一张别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1997年市里修建的 “邯郸成语典故苑 ”,精选了以赵文化为主的 60多条成语典故经典,刻载于形式多样的碑石之上,通过秀美园林的载体,展示成语典故的魅力,使之成为旅游新亮点。近来,关于成语典故的宣传书刊也在旅游纪念品中非常热销,所以成语典故文化越来越引起邯郸学术界的重视。 2004 12月,邯郸赵文化研究所还专门邀请众多专家学者召开了 “邯郸成语典故研讨会 ”,把成语典故文化列入了赵文化研究的一大学术课题。目前,邯郸的不少学者已发表了许多关于邯郸成语典故的介绍文章,出版了《邯郸成语典故集》、《邯郸成语典故选》、《邯郸成语典故集粹》、《中国成语典故之乡 ――邯郸》(待出版)等多种研究成果。今天,邯郸成语典故文化已成为邯郸十大特色文化之一。

另外,学界对 “邯郸成语典故之乡 ”的称谓问题也有各自的看法。有人认为,十分明确的可称为邯郸成语典故的条目最多有几十个,仅靠数量,单独列出一个 “邯郸成语典故文化 ”似觉牵强,应将其视为邯郸各个历史时期文化的一部分予以对待研究。因此他们还认为 “邯郸成语典故之乡 ”的称谓也不太适合。相反则有学者认为,邯郸成语典故并不应简单地、狭隘地只看那些文学中常用的经典条目,而应该广泛收集研究,挖掘、整理出更多新的成果,不能就目前的所见的数量少,就草率地给予否定。于是有学者潜心挖掘、研究,整理出与邯郸(包括所辖各县市区)或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达上百条之多,更有甚者竟搜集了上千条有余( 1584条),为 “邯郸成语典故文化 ” 的确立和“邯郸成语典故之乡 ”的称谓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邯郸成语典故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应得到大力继承和弘扬,这对邯郸乃至中华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不过当前,邯郸成语典故的研究还基本处于学者自发的条目搜集和研究的初期阶段,大家在许多关键的问题上还没有形成共识。如成语典故的收入标准、文化性质、产生根源等。

二、邯郸成语典故的界定和典源特点

系统研究邯郸成语典故文化,首先必须搞清楚邯郸成语典故的界定范围和典源。也就是说,符合什么标准才算是邯郸成语典故。因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直接影响邯郸成语典故的数量,进而影响邯郸 “成语典故之乡 ”美誉的适宜度和文化品牌战略。

汉语中判定成语典故的标准大致有两条:一是其本身出自于权威性的经典著作,即有所本,古语所说的 “引经据典 ”。二是成语的内容包蕴着较强的故事性,或是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的高度概括,如 “完璧归赵 ”;或是其本身不具有故事性,而是与他紧密相关的事物却有故事性,从而使它也具有了故事性,如 “推敲 ”。从这两条标准看,成语典故一般要具有鲜明的历史故事性、哲理性特点,所以一个地方的典故必须要与当地的历史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并具有一定的哲理或现实意义。

秉承以上主要宗旨,笔者认为邯郸成语典故界定范围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与邯郸历史有较为密切关系的经典历史故事凝结成的成语典故。不论典故中的主人公是否为邯郸人,不论故事发生在邯郸地域内和地域外,都可称为邯郸典故。如 “胡服骑射 ”、 “围魏救赵 ”、 “毛遂自荐”、 “黄粱美梦 ”、 “河伯娶妇 ”、 “路不拾遗 ”、 “奉公守法 ”、 “负荆请罪 ”、 “鲁酒薄而邯郸围 ”、 “破釜沉舟 ”等等。(二)、邯郸在历史上曾作为先秦赵国国都、两汉诸侯国都,邺城曾是三国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故都,大名也曾一度为北宋的四个陪都之一北京。都城作为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各种政策法令所出之地。所以与帝王、后妃、将相、名臣等那些活动在都城内的国家重要人物密切相关的历史故事、逸闻趣事等演化成的成语典故,也可有选择地视为邯郸成语典故。如 “腹心之患 ”、 “渑池会 ”、 “完璧归赵 ”、 “两鼠斗穴”、 “一言九鼎 ”、 “脱颖而出 ”、 “纸上谈兵 ”、 “铜雀分香 ”等。(三)、赵文化作为以赵都邯郸为中心的地域文化,已得到学术界公认。先秦赵国的历史是赵文化的主要载体。为赵国奠基做出贡献的赵氏先祖的历史理应看作赵文化的范畴。所以从赵氏起家到三家分晋,围绕赵氏先祖及其重臣和赵国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历史故事演化成的成语典故,也可有选择地纳入邯郸成语典故的范畴。如 “按兵不动 ”、 “夏日之日 ”、 “冬日之日 ”、 “赵氏孤儿 ”、 “钧天梦 ”、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人之谔谔 ”等等。(四)、邯郸人或赵人所著的文学作品以及非邯郸人所著的关于邯郸历史的著作、传说、寓言故事中,提炼出的相关的成语典故,可有选择地视为邯郸成语典故。如 “管窥锥指 ”、 “绠短汲深 ”、 “温故而知新 ”、 “登高望远 ”、 “白马非马 ”、 “邯郸学步”、 “任贤使能 ”、 “三纸无驴 ”等。(五)、《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和《战国策》、《左传》等典籍以及历代诗词歌赋、戏曲小说中有关邯郸的历史故事、叙事议论之词演化成的成语典故,可以有选择地列入邯郸成语典故的范畴。如 “抵掌而谈 ”、 “目中无人 ”、 “罗敷殉夫 ”、 “百炼成钢 ”、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釜底抽薪 ”、 “十恶不赦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等等。(六)、围绕与邯郸历史相关的故事、名人产生的成语典故,也可有选择地录入。如“奇货可居 ”等。

 

Copyright © 2006 小辣椒福湿地福利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河北省邯郸市渚河路141号 邮政编码:056001